风起芦苇荡,魂动沙家浜
2015年7月14日足球博彩平台-博彩平台 红色故事寻访团来到了江苏省常熟市东南方,阳澄湖边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寻访这一段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历史。
沙家浜的南面是阳澄湖,而北面是昆承湖,清早的昆承湖上落了一层淡淡的薄雾,给人一种静谧幽深的感觉,沙家浜就在两湖之间形成的湿地造就的千亩芦苇荡中。
走进沙家浜风景区的大门,首先看到一个照壁,壁上是叶飞将军(1955年的上将)的题词: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即江南东路)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抗日力量。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六团以江抗名义东进,建立了以阳澄湖为中心的苏常太根据地,以及澄、锡、虞、嘉定、青浦根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叶飞一九九一年五月五日
常熟市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为纪念和弘扬沙家浜军民光荣传统而建造的教育展览馆。纪念馆里陈列了许多关于这段历史的珍贵文物。看着这些文物,那段尘封的历史仿佛重现在眼前。
沙家浜是一片革命热土,在寻求解放和抗御外侮的斗争中,革命烈士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1939年,新四军东进,与常熟地方抗日武装会师,在阳澄湖地区开辟敌后游击根据地,打击日伪。
沙家浜不仅是一个传奇故事的发生地,还是一方“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热土。它颂扬了军民并肩英勇抗敌的民族精神。新四军撤退时留下了数十名伤病员,在人民群众和当地党组织的掩护和帮助下,以芦苇荡为天然屏障,坚持斗争,粉碎了日伪“扫荡”,保存发展了革命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