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变土为金
——陆慕御窑金砖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2017年7月1日,今天天气仍是像以往一样炎热,足球博彩平台-博彩平台 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队员从学校出发前往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位于元和街道御窑花园北面,包括游客中心、金砖博物馆、交流中心、生产用房、附属景观工程及遗址保护构筑物。其中,生产用房将集中展示御窑金砖烧制、加工、检验等“活态”制作过程;交流中心预留了可供参观者简单制作的金砖泥坯,以及在金砖上练习书法的互动空间。博物馆将集中展示金砖的生产工具、历史上漕运过程、有记录的文献资料以及目前金砖生产和保护现状。因此,小分队将博物馆作为调查地点之一。
小分队趁着天气晴朗,召集了全部人马出发去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第一个目的地——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从一个坡道往下走,来到地下一层。在这里,博物馆利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特点来分别概括了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
之后小分队成员又从桌面上的触控平板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古老的金砖烧制工艺极为复杂,制作工序达到二十九道之多。围绕一年二十四个节气,顺应天时进行备料,制坯,烧窖,窨水等二十四道工序,繁复琐碎的工艺,使得一块金砖的最终形成,这些步骤几乎要耗尽窑工两年的精力和心血。感触良多。
接着,小队成员走上一楼,除了御窑金砖,映入眼帘的是玲琅满目的宋清时期的工艺品,和当时制砖的用具,期间,小分队成员还向保安大叔询问了墙上御窑金砖的由来和排列顺序,进一步加深了认识。
今天的走访总体还算顺利,小分队队员们各有收获。也许没能见到馆长采访他有些许遗憾,但都感觉不虚此行,期待明天的走访能取得更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