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0月12日晚,学院2017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讲座在1B115举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专职教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王莹彤担任主讲嘉宾。
王莹彤老师指出,礼者,敬人也。礼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仪,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形式。礼仪,是塑造形象的艺术。交往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标准化做法,是塑造自身形象、尊重交往双方的艺术。对礼仪的了解与掌握,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她就电话礼仪、短信礼仪、邮件礼仪、握手礼仪、仪表礼仪、接待礼仪等多方面讲述,纠正了同学们不少易犯的礼仪错误。
王莹彤老师提到,最为不正式与不恰当的联系方式为短信联系,包括短信,QQ、微信等社交软件,原因有很多,例如表达信息不够准确,信息量少,不及时,浪费时间等等。然而当今大多数人热衷于此,其实,尊重对方的时间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这也是礼仪之道。
对于办公电话,无论是拨打还是接听,最重要的事情是先要自报家门,王莹彤老师尤其强调了这一点,并以切身例子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而最令同学们关注的是大学毕业之后的报考研究生及就业问题,对于给中意学校导师发自荐信的注意事项等等,王莹彤老师认为,在邮件中,正文必须简洁明了的阐述自己的想法,而简历、荣誉、社会经历等都可以作为附件打包邮寄,这会给导师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以此为自己加分。对于就业,王莹彤老师提到,人力资源中心会仅凭一条E-mail就会刷掉99%的人,例如邮件地址不允许出现昵称、电话、生日等等琐碎信息,而应该是自己的名字,若有重名,可加上专业的英文缩写等。听完这席话,不少同学都表示要赶紧去申请一个“职场适用”E-mail。
王莹彤老师强调面试时着装问题很重要。许多人一味的穿黑色,以展示自己的知性理性,其实不然,在正式的前提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企业寻求的不是领导者,而是合作的伙伴。“最好的着装是刚刚引起别人的注意又不会分散别人的注意”,王莹彤老师说道。
时间在王莹彤老师的精彩演讲中飞速流逝,此次礼仪心理健康讲座即将结束,不少同学表示受益匪浅,同在未来的大学生活和人际交往一定会遵守礼仪,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养。